2006-12-03

鳳山之旅(報告?)

  這次我們選鳳山是因為比較近且比較不會花太多時間,而且實地訪查之後的感覺,古蹟跟古蹟都非常的近,在自排行程所用的時間並不是很多,而在途中我的相機也一直在出毛病,也是在參觀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;行程上面幾乎都是古蹟或廟宇,而有些都在維護補修,也有感覺到歷史還是有人在積極保存的。
一早我們預排就是在學校的門口會合後出發,然後依下面的路程來走,  「曹公廟」→「平成砲台」→「城隍廟」→「鳳儀書院」→「雙慈亭」→「傢俱街」→「打鐵街」→「東便門&同儀門」→「龍山寺」→「訓風砲台」→「澄瀾砲台」。


  
     曹公紀念亭        曹公廟外觀

  首先到了曹公廟,祂的右手邊是什麼水利的公家機關,是有點莫名其妙,一進入所得到的強烈印象就是曹公紀念亭了,因為剛好是門的左手側,至於裡面就跟普通廟一樣了,然後我們繞到廟後;沒錯,廟的後面就是平成砲台,說高不高的砲台,位置在鳳山縣新城的西北隅,說明板上是寫清朝的時候建的,再來我們繞去曹公國小旁的城隍廟,格局比曹公廟大且多人,裡頭也不少信徒,排列方式為前後殿及兩側,而城隍廟旁邊的鳳儀書院是不小心看到的,也是被列為三級古蹟,由照片上面可以看到壁上的字已經看不清楚了,我也不清楚上面寫什麼。


     
   平成砲台說明板          平成砲台記碑       


  
    平成砲台外觀           城隍廟外觀



  
  鳳儀書院說明板        鳳儀書院門口


  而後我們轉到比較熱鬧的區域,到了雙慈亭格局也是不小的,也是分前後殿,信徒也算不少,然後我們也到了著名的傢俱街及打鐵街,這種整條街賣傢俱跟鐵製品也算是少見的景象了。到了打鐵街往下一點點就到了東便門及同儀門,這兩個門剛好正在整修工作,東便門的漆聽那邊的路人說要重上所以才會全部脫漆﹝詳照片﹞,而同儀門的漆已上好了,同樣的,由照片上可以見到感覺有很新的感覺;而到龍山寺,因為原本那間完全處於整修而不能進入的狀態,而遷徙到旁邊那間廟﹝大樓?﹞,整棟很新的感覺,沒有香火的歷練之感…,或許是剛遷而已吧。


  

     雙慈亭            傢俱街

 
  
     原龍山寺           東便門

  
    東便門說明板          同儀門


  然後我們到了訓風砲台,位置在鳳山新縣城的東南隅,剛好是平城砲台的相對位置,高度不高,或許是附近沒有水泥大樓才會這麼覺得吧,單純的像陽台一樣…,防禦性感覺很低的一個砲台,然後我們到了最後的一個地點,也是前面兩個砲台之間的澄瀾砲台,名稱是比較帥一點,說來也沒錯,因為他的防禦性與高點都算是不錯,而且也有平面掩護的牆壁,位置在鳳山新縣城的西南隅,也在此畫下了行程的句點。


  
    訓風砲台說明板        訓風砲台外觀


 
  

  澄瀾砲台記碑         澄瀾砲台說明板


  
   澄瀾砲台防禦牆        澄瀾砲台外觀

  感想,現在我們得歷史文物還有人在努力保留,也讓我們知道不要忘記歷史,而這趟行程讓我知道,鳳山的古蹟是跟居民同住在一起,而不是在荒山野嶺的感覺,雖然有人盡力在保留這些文物,而現在的都市叢林,也漸漸淹沒這些古董,但是也不要忘記有某些人的努力,才能今天可以見到以前所留下來的東西與文化,或許哪一天地震震垮了,還是意外的情形把祂們拆了,我們還是不能忘記歷史,以上。

沒有留言: